一、案例简介
为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身心安全守护社会各界力量紧密协作形成合力,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受违法犯罪侵害高发多发问题,助力未成年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政法委、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牵头会同法院、公安及相关单位组建未成年人安全守护党建联盟,应用数字科技赋能,创新打造全国首个未成年人身心安全守护数智化平台——“春蕾卫士”,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司法、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体系贯通发力,实现了针对未成年人实质性救助保障和常态化精准性全覆盖普法跨能级跃升的效果,成功打造集报警、预警、告警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身心安全守护工作“110”平台和大保护新格局。
二、案例举措
“春蕾卫士”网络平台通过云边端一体化设计,不仅保证数据安全,更为未成年人身心守护提供高度集成的智能化保障。“春蕾卫士”设计六个用户端,分别为司法单位、教育行政主管单位、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各用户端扫码关注“春蕾卫士”小程序,即可注册上线使用。其中,司法端为主提供普法教育和救助保障;教育行政主管单位、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等“五大”用户端,通过平台,都能够获取普法资讯及与未成年人学生相关大数据。“春蕾卫士”网络平台在线下设立融合大数据分析能力、智能化监督辅助、多部门跨层级协同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公益守护中心,由未成年人安全守护党建联盟招募的“春蕾卫士”志愿者值守。公益守护中心联动六个用户端形成安全守护体系,实现了对自动采集汇聚数据的智能识别、动态预警和快速处置,协调、组织、推动各守护端针对各类风险预警及时联动,推动激活社会各界力量,群防群治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目前司法端由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负责使用和维护,简称“检察守护中心”,设置了法治副校长、强制报告、观护帮教等功能模块。其中,在“法治副校长”模块,区检察院通过春蕾之声、法治动态、案例警示、云课堂、检校互动五个栏目,实现普法常态化、内容多样化、受众全覆盖,让普法工作更加生动有趣且印象深刻,有力解决了传统法治副校长“到校园普法”次数有限与学校普法需求旺盛的突出矛盾。“强制报告”模块,为群众随时反映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等问题开辟了新渠道,且能适时在线收集各强制报告义务主体上报的未成年人受侵害问题信息或线索,第一时间转交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实现了及时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观护帮教”模块,通过线上审核涉罪未成年人是否到禁止出入场所以及普法学习、思想汇报、参与公益等情况,实现了对帮教对象动态监管和精准帮教。
平台基于与目前各中小学大量使用的电子学生证适配,拓展了“未你守望”和“云端驿站”功能板块。“未你守望”通过应用电子学生证卫星定位功能,实现“一键报警”和“危险预警”。“一键报警”即未成年人在遇到危险或受侵害时,通过长按学生证SOS健,实现在校内向老师、在校外向家长第一时间报警,老师和家长接收警讯后,通过定位即能找到未成年人第一时间给予安全救助。公益守护中心志愿者通过共享报警预警信息,在发现未成年人发出SOS求助而家长或老师未及时接听处置情形,及时联系提醒或协调给予未成年人救助,必要时与公安110联动,最大限度防止危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危险预警”模块统计未成人在“电子围栏”禁入场所区域逗留的频次、时长等信息,这些数据便于家长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或预防制止。未成年人学生通过学生证,可与平台“云端驿站”AI对话,实现心理辅导疏导全时候常态化。平台基于上述应用,积累了未成年人相关大数据,通过深度分析研判,便于司法机关掌握未成年人大众心理、行为态势以及评判未成年人环境安全和守护需求,便于教育主管单位、学校及老师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智能化管理,进而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五大”保护体系精准贯通发力。
三、案例成果
2023年12月,“春蕾卫士”网络平台上线运行,选定试点学校3所(其中学校2所,师生及家长合计1000人;虚拟学校1所,师生及家长用户160人)试用,各项功能均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先后9位省部级领导莅临鼓楼区观摩“春蕾卫士”网络平台应用演示,均给予充分肯定;全国各地相关单位考察“春蕾卫士”平台多达20余批次,均认为平台功能齐全、适用好用。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常态化“报警”,实现及时救助
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收到未成年学生SOS求助警情信息15条,公益守护中心针对家长未及时处理的4条警情,提醒并协调给予2名未成年人及时救助,其中第一时间制止了2起未成年人被欺凌侵害,帮助找回离家出走的未成年学生1名,协助公安机关迅速找回被拐卖未成年人1名。平台上线以来,“强制报告”模块为群众随时反映问题开辟了新通道,平台累计收集反映未成年人权益受损线索信息35条,推动解决了包括校园周边向未成年人售卖“三无食品”、“电子烟”等问题13个;累计收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等强制报告线索11条,第一时间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二)全领域“预警”,实现高效提醒
平台通过卫星定位和学生卡功能,在鼓楼辖区设置了游戏厅、电竞酒店的等未成年学生禁入的“电子围栏”区域56个,累计收集未成年学生进入禁入区域信息316条次,从中发现同一人进入禁入的游戏厅3次以上、每次逗留时长超过15分钟的未成年学生10人,公益守护中心及时提示家长加强教育并预防制止,避免未成年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未成年学生通过学生证与平台“云端驿站”AI对话135次,平台通过“关键词”抓取并分析研判,了解到邯郸未成年人杀人案发生后,学生普遍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区检察院集中走访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提醒加强校园欺凌防范教育。
(三)全时段“告警”,实现精准预防
区检察院在法治副校长板块上传各类普法图文音视频咨讯100余篇,实现了普法教育服务在辖区中小学全时段覆盖,辖区学校均可自行从平台上下载所需的普法音视频,助力学校开展云课堂普法262场次,同比上升五倍。通过大数据分析,区检察院根据普法关注点和需求,先后10次调整改进推送内容,进一步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普法资讯阅读量累计达50万次,实现了普法受众量大幅倍增。区检察在线对13名帮教考察对象接受普法教育、参与公益、遵守帮教规定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发现3名帮教对象多次进入禁入场所时长超过30分钟,遂在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家长加强监管。
责任编辑:广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