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2024·智慧警务篇 | 创新经验之“一体化智能审讯桌/新一代受讯椅”

时间:2025-05-19 14:59:04 来源:法安网

  为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加强“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等信息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法制日报社已连续举办了七届“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

  作为装备展配套活动,法制日报社于2024年3月继续举办了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经验征集宣传活动,活动征集了“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创新经验。

  在2024年7月10日至11日举办的成果展上,对入选的创新经验进行了集中展示,并已编辑整理成册——《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经验汇编》。

  该汇编分为智慧治理篇、智慧法院篇、智慧检务篇、智慧警务篇、智慧司法篇五个篇章,为政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及时、准确、 实用的资讯信息与经验观点。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特开辟专栏,将部分创新经验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以下推出的是《智慧警务篇 | 创新经验之“一体化智能审讯桌/新一代受讯椅”》

  

  一体化智能审讯桌/新一代受讯椅

  江苏优盾通信实业有限公司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规范的执法办案体系、系统的执法管理体系、实战的执法培训体系、有力的执法保障体系,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保障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全面建设法治公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审讯桌、受讯椅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审讯工作的物理载体,更是确保审讯过程规范、公正、安全、高效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执法办案中应重视审讯桌、受讯椅的选择和使用,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为执法办案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执法工作的不断发展,审讯桌、受讯椅的设计和功能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审讯需求。

  为此,我司积极响应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意见,结合实战需要,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能审讯桌及受讯椅在现有审讯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升级,其规范化使用和管理不仅保障了执法办案人员和被讯问人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审讯效率,且符合执法场所设置要求,体现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一、优盾一体化智能审讯桌、受讯椅在实战应用中的具体表现:

  (一)安全高效

  一体化审讯桌、受讯椅整体无尖锐棱角,软硬适中,360°缓冲防撞设计,避免磕伤、夹伤;操作简便,无需多人协助操作;有效避免嫌疑人在讯(询)问过程中,因情绪激动产生自残、自杀或伤及他人,甚至脱逃的风险。

  (二)高度集成化,方便管理

  一体化审讯桌、受讯椅集成了在审讯室讯(询)问过程中的所有相关辅助设备,如审讯终端、打印终端、同步录音录像、光盘刻录及证据展示、告知书宣读、签名捺印等功能,确保审讯过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便于实时监督和管理。

  (三)规范执法

  确保了嫌疑人自身安全的同时,提升了办案民警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办案人员可能存在被投诉举报的风险,减少社会矛盾,为公安工作提质增效。让执法更威严的同时,也执法更加有温度。

  

  受讯椅分别包括以下不同型号:

  

  二、TPR智慧审讯辅助终端:

  (一)实时监测

  通过内置的体征传感装置,TPR智慧辅助终端能够实时监测嫌疑人的心率、呼吸及体温等生理特征,如有异常会及时预警或提醒。

  (二)视频叠加体征动态参数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被审讯人员的体征变化,受讯椅还支持将体征动态参数叠加到视频上,使审讯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被审讯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三)超出安全范围即时报警

  当被审讯人员的体征参数出现时,TPR辅助终端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审讯人员注意嫌疑人的身体状况,确保审讯过程嫌疑人的人身安全,降低可能出现体征异常的风险。

  (四)初步判定身体、心态、情绪等基本情况

  通过体征参数的监测和分析,受讯椅还可以初步判定被审讯人员的心率、呼吸和体温等基本特征,为办案人员提供辅助支持。

  

  全新一代受讯椅的引入与升级改造,不仅在审讯工作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维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1.政治成效方面

  新一代受讯椅的应用强化了审讯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确保了案件侦破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这有助于维护社会法治秩序,提升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2.经济成效方面

  新一代受讯椅通过提高审讯效率,缩短了案件侦破周期,从而降低了司法成本。同时,智能化管理也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执法办案场所的工作效能。这些经济效益的积累,有助于执法办案场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

  3.社会成效方面

  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助力执法规范化建设已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更在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效应。

  首先,执法规范化建设显著提升了执法行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通过明确执法标准和程序,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确保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不仅增强了公众对执法工作的信任感,也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其次,执法规范化建设有效降低了执法冲突和纠纷的发生率。规范的执法行为能够减少误解和疑虑,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冲突。同时,通过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也能够减少因执法不当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

  再者,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了法治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和践行法治精神,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这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还能够促进公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助力执法规范化建设对于构建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降低执法冲突和纠纷发生率以及推动法治文化的普及和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效应。我们应当继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构建更加公正、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晓莉

热门推荐

登录 注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