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数字档案可信服务系统案例方案

时间:2025-03-24 10:03:53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检察院

  一、建设背景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的数字档案可信服务系统建设,紧密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新修订版的要求。该法规将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的法律效力等同化,并对电子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来源的可靠性、程序的规范性、要素的合规性及安全管理的严密性。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分布式、透明、不可篡改和高安全性的特质,成为满足这些高标准的关键技术支撑。此项目不仅通过数字化转型努力降低档案管理成本,减轻实体存储的压力,还保障了电子档案的即时可查性,以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需求。项目覆盖渭南市本院及其下辖的11个区(县、市)共12家检察院,目标是实现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强法律监督,提高检察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法律的准确执行。

  二、核心技术

  分布式账本技术: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我们为档案数据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存储解决方案。这种技术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与透明性。

  共识算法:采用拜占庭容错的共识算法,确保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就数据一致性达成共识。这一机制是保障数据同步和真实性的关键。

  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预定义的规则,实现档案管理流程中的自动验证、检测和存证。这增强了流程的效率和可靠性。

  非对称加密与数字签名: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来确保电子文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验证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文件碎片化存储:将电子档案切分为多个碎片,并进行加密处理,以此方法增加数据的保密性,有效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

  可信计算节点:作为区块链网络的重要扩展,这些节点负责执行链上存证数据的复杂计算任务,如数据比对、分析等,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这些技术的集成不仅提升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而且增强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三、建设内容

  (一)渭检链系统

  渭检链系统构成数字档案可信服务系统的核心,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节点构成:系统包括4个主节点、1个区块链应用节点、3个可信计算节点,以及配套的区块链运维管理平台。

  主节点功能:负责记账和共识过程,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与安全。

  计算节点功能:执行链上数据的可信计算,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

  应用节点功能:建立链下与链上的数据交换通道,提供链上操作接口。

  (二) 数字档案可信服务平台

  该平台由以下四个子系统组成:

  2.1 数字档案室可信收集系统

  数字档案可信收集系统为文书、照片、录音、录像等八大类电子文件提供全面的存证与管理服务。这包括文件哈希存证、文件元数据存证,以及文件关键操作行为的存证服务。系统通过这些功能,确保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便于管理和检索。

  2.2 数字档案可信检测系统

  数字档案可信检测系统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高效实现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检测。该系统能准确且迅速地核验档案的真实性、是否遭到篡改以及是否保持完整,从而有效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符合程序规范和要素合规性要求。系统具体功能包括文件真实性审查合约、来源真实性审查合约,以及相应的文件真实性审查报告和来源真实性审查报告。此外,系统还包含了一套完善的可信检测管理功能,确保档案检测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2.3 数字档案可信利用系统

  数字档案可信利用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档案副本防伪双层水印技术和文件碎片化安全存储,以实现档案的可信安全管理。系统全面监控档案借阅和流转过程,实现全程追踪与留痕,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该系统特别适用于档案借阅、跨部门流转、律师网上阅卷等场景,满足档案副本的追踪、溯源和核验等核心需求。主要功能包括防伪双层水印、副本上链存证、碎片化可信存储、以及超期删除合约等,为档案利用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2.4 管理可视化系统

  管理可视化系统通过高效地汇总、整合和统计分析电子卷宗档案数据,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展示结果。该系统支持多种档案类型,包括文书档案、人事档案、诉讼档案等,帮助管理层全面了解各类档案的分类占比。此外,系统能够根据上链状态、时间、地区等多维度进行数据汇总,从而提供深入的分析和洞察,支持决策制定和资源优化。

  通过这些建设内容,渭南市人民检察院的数字档案可信服务系统将能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透明的档案管理环境,确保电子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满足法律监督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四、创新亮点

  (一)归档前保证业务前端的真实性

  为保证每份电子文件的形成者、形成活动、形成时间的全过程能够可信溯源,平台将不同类型的电子文件的关键操作行为包含提交、摆渡、入卷、质检、归档等进行上链存证;同时平台针对业务系统、系统用户、组织架构、电子设备等形成者运用数据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进行数字身份可信管理。

  (二)归档中确保归档材料的规范性

  为保证电子档案符合真实性要求,平台打造了文件真实审查合约、来源真实审查合约。文件真实性合约可以判断该电子文件是否存证,有效防止文件归档错误,提升归档准确性;来源真实审查合约可以通过链上合约获取该文件的所有操作行为,有效溯源电子文件的形成者、形成活动及形成时间。为保证电子档案符合完整性要求,平台运用默克树及智能合约技术打造了完整性检测中心。完整性检测中心运用默克树算法计算特征值进行存证,通过特征值比对即可快速进行完整性检测。

  (三)归档后保障电子档案安全性

  为确保电子档案充分利用同时兼顾好电子档案安全的问题,平台运用档案副本防伪水印、文件碎密安全存储技术实现档案利用可信管理。档案副本防伪水印运用文书副本生成合约确保档案副本可追溯、可核验;文件碎密安全可信存储运用容量智能分片、数据碎密保存、时空证明、容量证明及零知识证明有效保证流转至互联网的档案不丢失且定期销毁。

  五、应用成效

  数字档案归档不仅有效降低了档案管理成本,减轻了实体卷宗存储的空间压力,还能满足当事人即时查阅电子档案的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的一般要求》,数字档案归档相较于传统纸质档案,对来源的可靠性、程序的规范性、要素的合规性及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通过数字档案归档的全流程可信化,可以实现电子档案在生成、修改、入卷、查阅、下载、删除及归档等各环节的行为链上存储和操作轨迹的可视化。此外,数字档案实体文件的去中心化安全存储和真实性防伪技术,确保了从立案到审判的全流程中档案的真实性和防伪性。

  数字档案归档全流程的可信性通过区块链的存证验证、智能合约以及可信存储技术的应用,有效保障了电子档案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安全性。这些技术的运用充分满足了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及安全管理的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要求,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责任编辑:广汉

热门推荐

登录 注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