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通过模型中的电子数据智能辅助审查模块,针对毒品犯罪案件中手机聊天和转账记录等海量电子数据,自动高效提取涉毒违法犯罪信息,形成结构化数据。模型汇集类案中的上述结构化数据进行关联、对比分析,凸显个案审查难以发现的涉毒违法犯罪人员交集信息,制贩运吸毒行为信息,进而发现毒品犯罪漏犯漏罪、吸毒违法行为、涉毒人员涉黄赌等类案监督线索。通过推送违法犯罪情报、引导侦查、立案监督、追捕追诉等方式加大毒品违法犯罪打击力度,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遏制网约车空载“捎毒”违法行为,堵塞贩毒运毒监管漏洞,督促行政机关完善监管机制遏制因吸毒衍生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度参与社会治理。
二、案例举措
(一)主要内容与做法
(1)辅助个案电子数据审查
将涉毒违法犯罪中常见的敏感词设置为关键词,利用模型语音转写、全文检索功能,自动筛选出个案电子证据中的涉毒违法犯罪信息,比对关联涉毒聊天信息与转账记录,辅助检察官进行个案全面审查。
图1 涉毒关键词设定
图2 模型筛选出的涉毒信息及转账
(2)类案关联勾勒犯罪链条图谱
通过数据库技术建立专题数据库,累积个案电子数据中的通联信息、犯罪交易、行程轨迹等价值信息并予以类案关联,扩“线”成“网”,既可以为个案直接提供证据支持,又可以为全地域全链条打击犯罪提供侦查情报。
图3 类案关联分析
(3)吸毒违法行为统计
模型还对检察办案中较少关注的吸毒违法行为统计分析,建立专门的吸毒人员库,将电子数据呈现的购买毒品人员归集其中,统计吸毒人员常见交易区域、吸食地点、购毒方式等数据。检察官可以依据数据发现吸毒治理“高危漏洞”,针对性提出高质量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扼住增量、减少存量。
(4)基于检察官审查视角构建业务逻辑
模型是以检察官实际办案的审查视角出发,以数据在案件中所体现的证据价值为标准分类处理。一是犯罪证据,将存在毒品种类、数量、价格、转账记录等完整毒品交易内容的电子数据作为追捕、追诉、立案监督的重要依据。二是侦查线索,对检察官虽“内心确认”、但证据链条有所缺失的情形,针对性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提升补充侦查质效。三是侦查情报,挖掘多案嫌疑人共同资金流向,向公安机关推送毒品溯源情报,深挖毒品来源。
图4 多案件嫌疑人资金共同流向人员
(二)适用业务
毒品案件电子数据辅助分析及类案关联分析。
(三)制度和机制
形成融合履职新模式,构建双赢多赢共赢监督格局。一方面,检察机关通过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将电子数据分析前移至侦查阶段,运用分析结果引导侦查,有助于公安机关破解案件侦查难题,同时亦可提升检察机关立案、撤案监督质效。另一方面电子数据往往存在四大检察监督线索交织情形,深入分析可有助于四大检察职能协调互补、统筹联动发力,实现综合履职。
(四)技术支持及可解决的问题
毒品案件随案移送的电子数据证据密度低、线索隐蔽性强,人工审查耗时费力,难以将碎片化信息整合分析深挖犯罪线索。模型利用全文检索、语音转写等技术筛选电子数据中有价值信息,辅助个案分析,并建立线索数据库进行类案关联,凸显毒品“制、贩、吸”相关线索,助力全地域全链条惩治毒品违法犯罪。
三、案例成果
(一)个案办理质效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模型分析毒品案件61件,原始电子数据近1TB,从4800万条聊天记录中筛选出有价值信息5.6万条。一方面,检察官工作量大大降低,审查办案时长明显缩短。另一方面,得益于线索的可靠性、明确性,引导侦查的针对性和补充侦查效果均大幅提高。如吕某某贩卖毒品案,电子数据聊天记录高达52万条,经模型筛选后仅留存1100余条涉毒信息,个案电子数据审查时间从5天降为1小时。
(二)类案监督效果逐步凸显
已筛出具有证据价值的涉毒犯罪线索249条,发现漏罪、漏犯共69人。目前已根据模型分析结果依法追诉3件3人,立案监督15件15人,12件案件发现28笔新增犯罪事实并移送起诉。其中刘某某贩卖毒品案关联出同链条涉嫌犯罪人员7人,已通过立案监督并批准逮捕2人、批准逮捕跨区域犯罪人员1人。
图5 模型类案关联示意图
(三)主动作为参与社会治理
通过模型数据整合分析发现多起利用网约车空载“捎毒”的毒品犯罪新手段。据此向交通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助力强化网约车监管,协力堵塞贩毒运输新渠道。
图6 堵塞网约车“捎毒”漏洞宣传片
(四)可复制推广性
一是数据来源可靠。电子数据属于法定移送数据,天然掌握在检察机关手中,且格式全国大体相同,模型直接复制即可异地使用。二是推广效果可期。涉毒犯罪流动性强、跨区域特点突出。随着模型应用地域扩展、案件数据累积,可以实现数据指数级生长,不断产生新的犯罪线索和溯源信息,呈现制贩关系网,实现毒品犯罪全地域、全链条打击,提升明显社会整体的毒品治理效果。三是“数字革命”可见。本模型的价值在于可以使海量电子数据中的有效成分能为办案检察官实际掌握和运用,其原理适用于在电子数据中留痕的所有犯罪案件,如对电诈犯罪和黄赌案件,只需添加相应监督规则就可将各类型违法犯罪信息融入其中,成为违法犯罪数据总库,提供行为人违法犯罪总画像,将推动案件审查方式更新迭代,实现违法犯罪依法打击的“数字革命”。
责任编辑:广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