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简介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东湖法院)地处华中科创高地武汉光谷,近年来收案数量大幅增长,案多人少矛盾日益严峻,连续两年法官人均结案数破千。2023年,东湖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启动司法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在司法责任制框架下,重塑审判组织架构,整合业务流程节点,依托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基础,打造法官工作台等三大平台,建设集约化的智慧审判模式。实现辅助事务办理标准化、集约化,关键节点系统留痕、实时监管,重复性系统操作自动化、智能化等目标,让法官专注于审判核心事务,提升案件办理效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二、集约化模式具体实践
(一)人机耦合重塑流程,健全业务及制度机制
东湖法院紧紧围绕破解“案多人少”矛盾,聚焦案件办理周期过长等短板弱项,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机制优化、资源整合、平台建构等举措,推进司法事务集约化。
1.找准问题根源
一方面积极学习上海、浙江等地法院先进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发动本院资深法官、一线法官助理、书记员代表开展研讨交流,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分析影响法官办案质效的堵点难点。总结发现问题集中在送达、排期等程序性工作的发起没有实行集中管控,导致流程节点空耗的时间过长,究其根源,在于管理审限“限”的不严格,过程监督“督”的不到位。
2.优化制度机制
研究出台《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方案》,对排期、协查、送达、庭审等内容高度同质化、类型化辅助事务实行集约化管理。根据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法院司法责任制工作指引(2021年修订版)》的规定制定了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审判辅助事务团队岗位职责“三张清单”,出台内部操作指引和工作流程管理办法,并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内部流转两项工作机制,形成审判辅助事务发起、接受、办理、反馈等全链条闭环式集约路径。
3.整合审判资源
依托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模式,建立“1+1+1”(庭前事务集约小组+庭后事务集约小组+跟案团队)的辅助事务小组,明确各分小组分工、职责和相互衔接的要求。庭前和庭后小组分别负责集约办理排期、送达、庭审记录、报结案件、上诉移送、退费、文书上网及归档等辅助事务。跟案团队负责处理管辖、保全、鉴定、评估、调解及其他法官或法官助理交办的辅助性事务。
4.平台数智赋能
聚焦提升审判执行效能工作目标,逐项分析124项法院体系考核指标,梳理核心指标25项,梳理拆分线下集约化流程117个工作节点,并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两中心+三平台”的服务体系,即集约化事务中心、创研中心与司法辅助集约化平台、法官工作台、院长驾驶舱,将东湖法院打造成“司法辅助集约化+自动化”的“人机耦合”智慧法院样板。
图 院长驾驶舱
图 法官工作台
图 辅助人员工作台
(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聚焦提升审判执行效能工作目标,逐项分析124项法院体系考核指标,梳理核心指标25项,梳理拆分线下集约化流程117个工作节点,并进行数字化改造,目前在排期、送达、执行查控等主要环节针对办案流程的98个节点进行智能化辅助改造,通过将法院业务考核指标体系与各服务环节节点关联,强化对指标关联因素的监管,使外包服务工作重点和目标更明确。同时借助“人+系统”的人机耦合的办理模式,对服务进行监管及自动化处理,实现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和可视化,推进人员、岗位及处理流程的优化,逐步构建以质效提升为目标的管理体系。
通过案件全流程工作梳理,将各项工作拆解分析和分类,将简单机械重复的辅助事务,通过系统7*24全天候自动化处理;将需要人工干预的事项,由人工进行指令下发和审核,突破纯人工工作模式,构建人机协同的辅助事务工作模式,提高辅助事务响应速度和处理速度。融合法院主业务流程和辅助事务,对传统线下辅助事务处理进行数字化改造,法官可以跟踪案件全流程,系统自动分发和推进辅助事务处理,对案件全周期流转进行监管,提升业务流转效率。
三、案例成果
(一)运用成效
2023年,武汉东湖法院在面临新收案件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法官人均结案数1005件,位居全市第1;案件排期动作发起时间同比下降84%;周均有效完成庭审同比上升50.2%;案件有效送达耗时同比下降57.4%;9个月以上长期未结案件数同比下降35.7%。2023年11月27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菊华作出重要批示“东湖高新区推行“人机协同”办案模式,有效缓解了基层“案多人少”矛盾,可发各地参阅借鉴”。
(二)先进性、创新性
此项目利用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实现案件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辅助事务任务自动派发、分情形智能提醒和建议、简单重复操作自动处理等功能,大大提升业务流转效率和辅助事务处理速度,法官可快速跟踪案件进展,院领导可量化分析业务堵点。基于数智化管理平台,包含面向书记员和外辅人员的“数智化服务平台”、面向法官办案的“法官工作平台”及面向管理部门的“驾驶舱”。服务人员可在线接收和处理辅助事务,法官在线跟踪案件进展、派发辅助事务任务、接收辅助事务处理反馈,院领导、审管办实时掌握案件流转情况、分析辅助事务处理效率、研判业务流程堵点。
(三)可复制推广性
本项目基于成熟技术构建,代码复用率高,贴合法院原本业务流程和要求,支持业务流程自定义编排,普适性强。目前数智化管理平台已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得到常态化应用,得到院领导上下一致好评。2024年3月12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2024年武汉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第18条明确提出“推广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借鉴东湖法院先进做法,梳理审判执行全业务流程节点和事务类型,科学划定核心审执事务和辅助事务,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内部流转工作机制。数智赋能,推广应用数智化服务平台、法官工作台、智慧驾驶舱等数字平台,以辅助事务高效办理推进审判工作再提速”,该项目验证的模式已具备武汉全市推广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广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