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亲情电话管理系统

时间:2025-01-06 15:34:25 来源:北京市监狱管理局

  一、案例简介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亲情电话管理系统对标《智慧监狱建设技术规范标准》相关要求,对接我局监狱“智脑”体系,依托语音转换、识别技术、移动应用等智能化手段,聚焦智能化、一体化、多元化,融合先进软硬件技术,实现亲情电话审批、拨打、数据回传、数据汇聚、账单结算等业务全自动一站式办理,为监狱风险预警提供辅助决策,为助力“平安北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二、案例举措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亲情电话管理系统,秉承业务技术双轮驱动的理念,结合实际业务需求,打造智能化、一体化、多元化应用系统,不断提升监狱治理和智慧服务能力。

  系统采用分布式建设方案,实现数据集中和业务逻辑集中、接入分布,便于各个监狱连接PSTN电话网,系统采用分级的管理构架,实现监狱局、监狱、监区干警和服刑人员分级管理控制。

       \

  图1:系统总体设计

  针对监狱使用实际,该系统硬件部分采用了防爆话机、监听耳机、音频耦合器、软交换适配器、外线网关、服务器等设备,提供了可靠安全的通话及管理基础设施。

       \

  图2:防爆话机和外线网关

  系统软件部分采用B/S架构,融入先进的语音通信和语音识别技术,提供了罪犯信息管理、亲情号码管理、通话规则管理、通话审批、实时监听、通话管控、录音回放、话单扣费、异常提醒、统计报表等10大功能模块12个功能点,简单易用。系统依托覆盖全局的万兆办公专网,采用本地中心机房及云上双活集中部署,充分保障系统高性能、高可用性。

  (一)聚焦智能化,搭建高效实用系统

  系统融合先进的软、硬件元素,一改传统基于电路交换的电话系统,通过软件换技术搭建大容量、高并发、智慧化管理系统,在实现基本通信的功能之外,为全局范围内通话统一管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功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接口。此外,系统集成智能语音引擎,开发利用语音转写功能,实现了实时监听和录音复听的文字转写;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敏感词汇的快速识别和标记。当通话内容中出现敏感词汇时,系统能够自动触发警报机制,帮助监狱民警及时介入进行处理。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依托通话信息大数据,系统能够自动生成通话统计报表、通话分析等相关数据分析结果,为监狱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并对异常通话行为或模式提供智能研判,辅助民警及时介入处置,预防相关风险发生。

       \

  图3:实时智能监听功能模块

  (二)聚焦一体化,融入监狱“智脑”体系

  亲情电话管理系统依托监狱执法网络,对接我局已有业务系统和罪犯主题数据库,实时同步罪犯基本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处遇信息等数据,自动化、静默化设定罪犯亲情电话通话次数及通话时长,按照数据平台记录的亲情电话号码自动拨打电话,脱离手动拨号流程。音频流实时转发和集中、永久存储,通话记录实时回传监管改造平台,实现罪犯改造过程数据的集中统一全汇聚。

  通过对接大帐接口,实现了对亲情电话通话账单和大账账单的整合及通话费用的结算,从传统依托电话卡拨打电话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实现账务的统一管理,提高了账务管理的准确性和便捷性。系统还支持账单查询和数据导出等功能,为监狱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财务管理工具。

  (三)聚焦多元化,打造移动警务APP

  系统配备了多元化的终端访问程序,除配套PC端管理平台外,针对当前狱内移动应用、移动办公的需求,依托我局移动执法专网,特配置亲情电话移动警务App,使民警在监管区内可以随时通过执法终端进行通话监控、录音导出、通话记录查询等功能操作,大大提高一线民警执法效率。

       \

  图4:执法终端APP

  三、案例成果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亲情电话管理系统的实施是一项关键而重要的举措,系统在提升监狱管理水平、促进服刑人员改造、加强家属沟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智慧辅警,推动科技解放警力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亲情电话管理系统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融合,所有数据一次采集、多次共享、多方应用,实现了跨系统数据共享、数据联动,有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避免各系统中数据不一致、数据重复录入、系统协同性差等问题。民警在统一的平台上可“一站式”办理亲情电话信息管理、管控、回放、统计等业务,而无需在亲情电话系统中反复录入数据。融合的软硬件系统提供了“摘机拨号”的便捷方式;移动APP的应用,使民警执法工作更加便捷,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民警少跑路”的目标。通过对接账务系统,实现统一账务管理,摆脱了传统购买电话卡、使用电话卡扣费的亲情电话拨打模式,极大简化了管理流程,整体上降低了办理亲情电话业务中的沟通成本和人力成本,进一步解放警力,受到广大一线民警的一致好评。

  (二)智慧汇智,增强监狱“智脑”应用

  亲情电话管理系统融合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实现了亲情电话这一执法过程智能化,进一步扩充北京监狱局以“智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执法体系,填补了罪犯拨打亲情电话领域的数据空白,为罪犯大数据综合分析、画像、评估、预警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维的数据参考。同时借助系统本身所实现语音转文字、敏感词报警、异常行为预警等功能,进一步赋能监管安全,为监狱为确保监管安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智慧赋能,助推执法管理规范

  借助系统审批、管控、监督等功能,进一步规范亲情电话业务执法流程,加强执法流程的网上管理和网上监督预警,完善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市局、分局、监狱、监区、民警五级监狱管理“一网统管”应用体系。通过通话数据和通话录音的数字化集中存证,有效解决了传统亲情电话系统历史记录管理分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执法证据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综上所述,亲情电话管理系统为监狱管理带来了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系统的先进技术功能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了监狱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也为监狱管理的现代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责任编辑:广汉

热门推荐

登录 注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