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常熟市人民检察院创新基层法治实践,通过"法治进乡村"专项行动,联合公安、民政、妇联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构建起覆盖全市的乡村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这一获苏州全域推广的示范项目,已推动建立27个乡村未检工作站点,将检察服务深度嵌入基层治理末梢,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每个角落。
一、多维联动激活家庭监护效能
以"V未来检察之家"乡村法治基地为支点,检察机关整合驻村民警、网格员、"和阿姨"调解团队及家庭教育导师等力量,形成"司法+行政+社会"的协同干预模式。项目开展以来,已深入5个乡镇80余个村社,通过200余次个性化家庭辅导,综合运用督促监护令、联合训诫等司法手段,有效唤醒失职监护人责任意识。这种"靶向治疗"式家庭指导,从源头强化了乡村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二、数字赋能构建智慧防护体系
创新研发的强制报告小程序已嵌入全市12个镇级政务平台,配合线下开展的100余场专题培训,使教师、医护、村居工作者等关键群体成为未成年人权益的"移动哨兵"。1251个基层网格同步开展普法宣传,形成"线上即时报告+线下快速响应"的立体防护网络。该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破解了乡村保护力量分散的难题,使隐蔽性侵害案件得以及时发现干预。
三、精准救助完善长效保障机制
检察机关打造"V未来+"多元救助体系:与民政部门共建临时监护绿色通道,对严重监护缺失案件支持诉讼撤销监护权;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心理干预300人次,修复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创伤;创新"云上司法救助"模式,为50余名困境儿童提供经济援助。这种"司法保护+社会救助"的接力机制,实现了从案件办理到回归社会的全周期守护。
常熟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与科技应用,探索出基层未成年人保护的"共治密码"。该项目不仅提升了乡村法治建设的精细度,更通过检察职能的主动延伸,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儿童权益保障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责任编辑:广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