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成都定下人工智能“小目标”:2025年,1300亿!

时间:2025-04-01 16:52:16 来源:四川观察

  3月25日,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工作专班办公室正式发布《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工作要点》,聚焦高品质特色产业园、产业创新联合体、AI三要素等七个方面重点发力,力争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增速超过30%,加速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成都将以大模型和机器人为核心方向,按照“4+3”梯次打造计划,联合省、市、区三级主管部门打造4个首批“样板”特色产业园,包括四川天府新区的兴隆湖AI大模型创新应用产业园、成都高新区的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和诸葛空间、武侯区的悦湖科技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园,以及成华区的龙潭机器人特色产业园。这些园区将分别聚焦大模型创新、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智慧医疗与工业机器人,以及机器人制造全链条生态,形成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技术创新方面,成都将组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联盟,推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组建不少于10个产业创新联合体,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协同攻关多智能体、行业大模型、智慧航空、智慧医疗、警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同时,成都将在算力、算法、数据三大AI基础要素上持续加码,力争全市算力规模扩大至20000P,培育10个通过国家备案的大模型,并建设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引育20家数据标注企业,打造8个高质量数据集和5个数据要素服务站。

  为培育优质企业,成都将建立“AI明日之星”企业培育库,采取“一企一案一专班”的定制化服务模式,目标引育10家人工智能全国百强企业。此外,成都还将围绕生产、生活、城市治理三大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场景落地,计划在警务、养老、教育、城管等12个重点领域打造不少于70个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机器人警务巡逻、AI养老陪护、智慧教学试点、智能路网管理等创新应用。

  在产业生态保障方面,成都将设立目标规模150亿元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群,重点支持早期项目,并全年举办各类产业活动超60场。人才方面,成都计划新增国际国内高层次人才及团队超过15个,推动全市人工智能产业从业人员突破18万人,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此次《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工作要点》的发布,标志着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进入全面提速阶段。随着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维度资源的持续投入,成都正朝着“全国AI产业高地”的目标加速迈进,未来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应用的重要枢纽。

  责任编辑:晓莉

热门推荐

登录 注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