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南门峡湿地生态警务室:守护高原湿地的"生态卫士"

时间:2025-04-08 13:35:38 来源:海东公安

  在青海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一群身着藏蓝制服的"生态卫士"正用脚步丈量着这片高原湿地的四季更迭。清晨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只黑鹳优雅地掠过水面,这一幕和谐景象的背后,是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警务室民警们365天不间断的守护。

\

  全天候守护:织密生态防护网

  "湿地东区发现可疑车辆!"接到群众举报后,生态警务室立即启动"生态警长"快速响应机制。义警队员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仅用10分钟就封锁了偷倒建筑垃圾的逃逸路线。这是警务室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建立起"民警+义警+群众"的三级联防体系,18名守护者用脚步织就了一张覆盖50平方公里湿地的防护网。

  2024年夏季的一次例行巡查中,义警队员敏锐地发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异常状态。从发现伤情到联系专业救治,全程仅用2小时,这样的高效救助已成为常态。警务室创新建立"一鸟一档"保护机制,为162种鸟类建立专属档案,其中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是享受"VIP"级别的守护待遇。

  智慧赋能: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无人机准备就绪,开始今日巡航。"随着操作指令下达,搭载红外热成像的无人机腾空而起。警务室引入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包含鸟类AI识别、水文动态监测等六大功能模块,让生态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在湿地宣教中心,辅警童媛媛正在演示三维动态沙盘。这套系统能实时显示湿地各区域的生态指标,让保护工作更加精准。今年以来,警务室已开展科普宣讲23场,发放定制文创宣传品5000余份,村民生态保护知晓率达到95%以上。

  全民参与:共绘生态新画卷

  "老李,今天巡护发现3处鸟巢,坐标已标记。"曾经的"问题户"老李,如今是湿地认领项目的积极分子。警务室推出的"湿地管家"计划,已吸引周边7个村社的136户家庭参与,认领管护湿地面积达200公顷。

\

  保护中心主任吴谦的巡护日志上记录着可喜变化:近三年湿地水质提升2个等级,鸟类种群数量增长30%,违法案件下降65%。这些数字背后,是警务室联合科研机构实施的12项生态修复工程的成效。

  夕阳西下,警务室的灯光依然亮着。民警刘震正在整理当日的巡护记录,窗外的湿地里,晚归的候鸟正掠过金色的芦苇荡。这片高原湿地,在"生态卫士"们的守护下,正焕发出愈加动人的生机。正如村民张大爷所说:"现在的湿地,是留给我们子孙最好的礼物。"

  责任编辑:广汉

热门推荐

登录 注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