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2024·智慧警务篇 | 创新经验之“公安机关数字警务建设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5-05-23 14:53:03 来源:法安网

  为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加强“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等信息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法制日报社已连续举办了七届“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

  作为装备展配套活动,法制日报社于2024年3月继续举办了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经验征集宣传活动,活动征集了“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创新经验。

  在2024年7月10日至11日举办的成果展上,对入选的创新经验进行了集中展示,并已编辑整理成册——《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经验汇编》。

  该汇编分为智慧治理篇、智慧法院篇、智慧检务篇、智慧警务篇、智慧司法篇五个篇章,为政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及时、准确、 实用的资讯信息与经验观点。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特开辟专栏,将部分创新经验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以下推出的是《智慧警务篇 | 创新经验之“公安机关数字警务建设的实践探索”》

  

  公安机关数字警务建设的实践探索

  陆跃伟 秦显国 重庆市公安局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而公安机关数字警务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重庆公安机关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推进数字警务建设,助力了公安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该文简要概述重庆数字警务建设经验做法,提出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公安机关;数字警务;实践探索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维护安全稳定形势呈现新特点,犯罪形态发生新变化,党委政府提出新要求,人民群众提出新期待,公安机关面临的风险挑战愈加复杂多元,推进警务现代化的呼声也更为紧迫强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公安部、市委市政府要求,重庆公安机关创新推进数字警务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各项公安工作顺利开展。

  一、重庆公安数字警务建设的具体实践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数字警务就是将公安大数据建设与应用成果以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的方式贯穿到公安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以数据流整合决策流、执行流、业务流,以数字赋能手段推动公安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推动建立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警务工作新格局。2020年9月以来,重庆市公安局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抓深化、三年大提升”部署,推动全局大数据建设应用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形成“一盘棋”推动、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一)高规格搭建组织架构

  重庆市委对加快推进数字警务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23年4月25日,重庆市委召开数字重庆建设大会,要求把数字警务建设作为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市公安局将数字警务建设作为全市公安机关“一把手”工程推进,列出时间表、制定线路图,纳入年度干部绩效考核。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数字警务建设工作会议等,成立由市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警种部门、各区县局相应组建专门机构全力保障,形成上下一体、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二)高起点建设公安大脑

  结合公安部大数据智能化部署和数字重庆“1361”整体框架,制定重庆市公安“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公安大数据建设规划、数字警务建设三年规划等全局性指导意见,形成“1391”数字警务架构体系。对接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突出共建共享,形成全局“一平台、一张网、一中心、一朵云”技术架构,统管全局云、数、网等资源,基本达到“资源一网统管、功能一屏展示、风险一图预警、勤务一键调度、指挥一体可视、警种协同联动”的建设目标。

  (三)高质量抓实主干工程

  按照公安部专云专网规范和“六统一”要求,首批建成市局警务云大数据平台,“纳管”服务器近7000台。完成公安网、视频网派出所带宽升级扩容,网络带宽及运行管理全国领先。升级打造新一代重庆市公安局大数据治理平台,统一汇聚全局数据资源,打造功能贯通、系统融合、综合集成、全市统一的“渝警智治”平台中枢。参照数字重庆IRS建成公安P-IRS,实现全局数据、云网、感知、能力组件等数字资源一本账管理。成立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构建集风险预警、智能指挥、处置管控于一体的2.0版本“情指行”一体化可视化实战化合成作战平台,实现了“四级”贯通、“三网”跨越、“三端”串联的情报指挥体系,汇聚全局数据资源3万亿条,全局信息系统由374个精简至35个,具备了各层级多跨实战应用。与海康威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挂牌运行数字警务联合创新实验室,催生新一代警综平台、“渝警飞度2.0”搜索引擎、“易览”统一浏览器、多场景全息管控、视频职能搜等多个创新应用。

  (四)高效能抓好协同集成

  在全国率先建成公安专用350兆数字集群通信(PDT)系统、实现川渝藏三省互连互通,研发集PDT对讲机、4G执法记录仪、手机、座机等多通信手段统一调度的融合通信,为各级统一通信指挥调度提供支撑。在市公安局层面,突出“能力中心+主干应用”建设,突出“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管理服务、规范执法、支撑保障”六大板块实战应用变革。在区县局层面,突出“大脑节点+实战中心”和“基础应用+作战单元”,在市局“六大业务板块”之下,因地制宜构建“6+N”推进机制。

  (五)高标准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将基础管控中心建设、智慧派出所建设标准、警网融合、社会智治等内容,纳入《加强新时代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建成智慧型派出所173个,强化“一标三实”APP研发优化、靶向推送、移动采集和智能核验,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成“雪亮工程”建设,建成覆盖公共安全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采集体系、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和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体系。建成投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政法综治共享交换平台、公安共享平台。开展对视图数据、设备基础信息质量和系统平台稳定性、数据转发效率等为重点的数据常态治理,公安自建视频监控平均在线率长期保持全国领先,视频“一张网、全高清”架构体系全国靠前。打造统一视频应用门户“渝警千寻”,推进主城区三维地图建模、“鹰眼”高空瞭望+3D建模、无人机现场勤务等实战应用,在重大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高成色营造赛马比拼氛围

  组织全警学习数字警务相关文件讲话精神,让数字警察、数字公安、数字警务深入警心。建立“晒比赛马”机制,为干事者搭舞台,让有为者有位。截至目前,重庆公安共获批建设市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联合外部科技力量组建创新平台5个,并逐步形成了刑事技术、交通管理、技术侦察、信息通信等多个技术研发团队,交通科研所、刑侦技术工程中心、网安电子物证司法鉴定中心、技侦技术科研所、国保物证中心等公安科研机构也得到迅速发展。每年公安部科技奖、基层技术革新奖排名全国靠前。

  二、重庆公安数字警务主要特色亮点

  以数字警务为牵引,全面强化警务保障、夯实公安工作根基,有力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警务理论创新取得新突破

  重庆公安机关较早提出数字警务理论并付诸实践,公安部相关业务局和北京、天津、安徽、海南、四川等30余家兄弟单位到局考察交流。撰写的理论成果《重庆公安数字警务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在2023年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警学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并被中国警学论坛评为优秀论文。

  (二)数字警务服务实战取得新突破

  “大数据+视频云”赋能重大安保成效明显,助力破案占比近90%。迭代打造成“人员密集重点场所联防联控综合场景集成应用”,拓展应用到两江四岸、五大商圈等45个人流密集重点场所服务常态人流管控,成功保障全国两会、重庆马拉松等32场大型活动安保,提前预防化解群体性事件等风险预警850起。引领推动的“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国通办”“川渝通办”落地见效,打造“警快办”平台,注册用户2032万,上线服务事项431项,全程网办率达80.74%,人民日报、公安部简报刊载交流经验做法,“警快办”被评为2023年全市政法领域改革“十大最佳实践”,入选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字化创新应用案例库”。

  (三)数字警务改革取得新突破

  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90%的业务可现场办结、立等可取,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开具户籍类证明等户政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出生一件事”被国家有关部委推广。研发推广“交巡执法通”应用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一等奖。警保联动“快处易赔”等12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川渝毗邻地区警情一体处置机制改革入选国家发改委成渝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之一。

  (四)数字警务实用效能取得新突破

  在全国公安首创市局各直属单位信息化系统统一、集约运维,每年较以往节省降低50%,公安部省级公安年度信息化建设运维工作考核连续多年全国靠前。

  三、工作启示及下步对策建议

  公安机关推进数据化改革,必须准确识变,从目标、方向、理念、思路等方面找准结合点、发力点,一次牵引和撬动公安改革,推动构建现代警务体系,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重庆公安数字警务实践的启示有七点:一是系统谋划是根本前提,要从战略上部署“头号工程”;二是技术支撑是实现路径,要在智治上建强“公安大脑”;三是融合共享是关键核心,要从根子上破解 “信息孤岛”;四是主动变革是内在动力,要争当数字改革 “领跑者”;五是实战实效是目标导向,要把最终评判权交给基层;六是夯实基础是永恒主题,要将数字警务融合基层智治;七是群众期待是现实需要,要以数字警务赋能惠民有感。

  同时,数字警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这就需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全面深化数字警务建设,以创新性的举措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全面塑造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构建数字警务建设新格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1391”数字警务架构体系,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和数字化赋能,推动更多应用纳入数字重庆重点应用“一本账”,打造公安特色综合集成场景应用、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二是建强数字警务智治大中枢。深度应用5G、北斗定位、IPV6、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各部门警种的系统、数据、手段、算力、算法等资源,强化数据治理,狠抓内外数据资源融合、上云共享,迭代升级“公安智治”平台中枢。

  三是完善数字警务融入基层智治体系。引入区块链、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打造数据“源头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工作模式,全面落实警种、区(县)局全程参与数据协同治理工作责任机制,健全精细治理、分类建库、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管理服务体系,构建市、区县、派出所三级贯穿的基层基础管控体系,主动服务好数字重庆建设大局,推动重庆高效能治理迈上新台阶。

  四是升级“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大平台。坚持把“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升级到3.0、4.0版本,实现整体态势“五色预警”可视化,建立对风险隐患预警、监测、处置、反馈等闭环管控机制。

  五是推动数字警务服务提质增效。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 “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六是建立数字警务人才培养新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奖励激励力度,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打造自主算法团队、模型团队、科技创新团队,促进“一地创新、全市共享”。开展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条块融合、多跨协同的科技兴警工作格局,护航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七是推进数字警务安全运行。高度重视信息数据安全保密工作,做好公安数据分类分级和全周期安全管理,推进公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牢牢掌握科技安全主动权。

  责任编辑:晓莉

热门推荐

登录 注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