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伴随着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和接续措施的落实落地,我国经济复苏强势复苏在望。
新年伊始,各地两会密集召开。截至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区市相继发布了2023年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回顾了各地过去五年来的工作,并为2023年及今后五年工作定下目标任务。
今天,我们将结合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各地2023年智慧城市的工作重点,以及结合机构报告,展望智慧城市的投资前景。
我国智慧城市市场概况
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各地智慧城市建设。
去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坚持绿色低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今年1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将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何为智慧城市?根据相关定义,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智慧城市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新型城市。
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主要涵盖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企业等应用场景。
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迅速,试点城市越来越多,市场规模大幅增加。
2012年以来,我国发布了3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第一批90个试点城市,第二批103个试点城市,第三批97个试点城市,共计290个试点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试点城市数量分布最多,分别为96个、45个和38个。
从省份分布来看,山东省试点城市数量最多,为27个,其次为江苏省和湖南省。
中商产业研究院称,各地政府持续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加速投入,直接拉动智慧城市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中国信通院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近几年均保持30%以上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21.08万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24.3万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6万亿元。
从细分市场占比来看,智慧物流、智慧建筑、智慧政务领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8.9%、24.4%和18.7%,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其他领域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潜力。
今年31省智慧城市工作怎么干?
正如前文所述,截至目前为止,全国31省区市都已经公布了2023年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下主要试点城市所在地区的智慧城市工作安排:
华东地区
山东
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提标提效工程,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加快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培育智慧商圈、特色街区、老字号集聚区;
建好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智慧图书馆,打造文化驿站、文化广场等新型文化空间;
要全面强化数据赋能、建设数字政府;
深化生活数字化转型,新增生活类重点场景10个,提升社区便民服务数字化水平;
建设一批数字化赋能示范校;
持优化升级“便捷就医服务”应用场景,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
打造博物馆、美术馆数字文化体验空间;
推进数字商圈、数字商店建设;
系统化构建城市数字底座,推动空间信息数据应用,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江苏
加强数字化治理服务能力,加快打造智慧便捷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
建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智慧便捷的城乡文化生活圈。
浙江
建设数字社会,积极开发各类供需匹配的重大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数字生活智能化;
建设一流数字基础设施,加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加快建设“双千兆”宽带城市;
为1000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
发展数字政务;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开展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
华北地区
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建设,开展智慧供热、智慧管网、智慧环卫等试点;
落实智慧城市四级规划管控体系,深入推进智慧城市“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开放,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税务、智慧应急、智慧消防、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用好医疗大数据,深化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推动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
加速接诉即办数智转型,建设接诉即办“智慧大脑”;
开工建设平谷马坊智慧城市物流谷、智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
河北
开展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民航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试点;
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石家庄、沧州、唐山、衡水4市及迁安、丰宁、香河等12个县(市、区)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
推进仓储设施智能化改造,打造国家智慧物流骨干网络节点;
加快建设城市及县城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华中地区
湖南
提升城市管理,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打造智能化城市治理典型场景;
按照智慧城市和现代社区的发展要求,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集约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
推进建设智慧安防小区平台;
湖北
加快数字赋能城市,推进襄阳、宜昌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试点;
加快智能市政、智慧社区、智慧城管建设;
促进智慧养老、数字家政等新型消费。
结 语
2023年1月,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IDC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及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称,2022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信息通信技术(ICT)市场投资规模为214亿美元。
其中硬件产品投入达到81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37.9%;
软件投入为51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23.8%;
服务投入为82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38.3%。
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389亿元人民币,2022–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7.1%。
2023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关注哪些方面呢?业内人士建议可以关乎智慧城市建设的几大细分领域:
第一,数字经济是智慧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数字经济的发展,快速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增长,两者相辅相成。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应对疫情冲击、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选择,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数字经济作为发展重点,进行了有益探索。
“十四五”时期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我国经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的宝贵机遇。
第二,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脉,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智慧交通。2022年,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下,中国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产业蓬勃发展,车路协同项目乘政策春风遍地开花。
第三,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引导下,水利事业也走上了智能化、数字化之路,智慧水利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未来市场看好。
第四,“双碳”背景下,智慧环保作为环保技术转型升级的必然产物,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晓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