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已结束,有游客反映,600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明楼上新添了不少涂鸦。10月8日记者来到明孝陵,发现很多“到此一游”虽被处理,但仍留下了无法修复的刻痕。
打击明孝陵明楼“被涂鸦”的破坏行为,相关部门既需要给予“严厉惩罚”,又需要采取“立法保护”,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应设立“黑名单”或“高额罚单”的惩罚机制。不妨把那些恶意在明孝陵明楼等历史文物上刻字、刻画的破坏者列入“旅游黑名单”,对其进行景区旅游“设限”,或者采取“高额罚单”的方式,罚其到“肉痛”,让其“一时失德,处处受限”,并警示其他人也“长长记性”。另一方面,“立法保护”需跟进。相关部门应尽快加大立法保护明孝陵明楼的力度,对恶意在明孝陵明楼上刻字、刻画等破坏行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该“入刑”的要“入刑”,要让其为自己的恶意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倒逼更多的游客遵规守法,养成文明旅游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应设立举报奖励制度。
当然,更需加强普法宣传和文明自律教育。相关部门不妨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微信、QQ等网络平台,加大对广大游客的普法宣传,让每一位游客都知晓在明孝陵明楼等历史文物上刻字、刻画是一种违法行为,并加强对广大游客的文明自律教育,促使广大游客养成文明出游的良好习惯。
责任编辑:广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