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隆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有效促进诉源、案源、访源“三源共治”,切实打通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党委领导下,将诉前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制定了《关于“一村(社区、校)一法官”“三个一”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高效诉前矛盾纠纷调解团队,并建立了与乡镇、村组、社区、学校等多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法官(法官助理)定期进入乡村、社区、学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今年,诉源治理成效显著,截至11月8日,一审民商事案件新收同比下降了35%。
将诉讼工作融入社会治理。成立了“法庭庭长+包联法官(法官助理)+乡镇政法书记+司法所所长+派出所联络人+特邀调解员”微信工作群,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帮助。针对邻里纠纷、土地纠纷、赡养纠纷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先后进行了18次巡回审判工作,将法庭搬到了村部、百姓家中。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邀请了40名学生旁听电信网络犯罪案件庭审。邀请了30名科级以上干部旁听刑事案件庭审,加强反腐倡廉法治宣传教育;邀请行政执法人员旁听行政案件庭审,通过典型案例加大警示教育力度。
将诉后工作融入社会治理。自2021年以来,针对通过个案审理发现的问题漏洞,先后发出了25份“温度+力度”并存的司法建议,并将司法建议工作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先后发布了4次《白皮书》,邀请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新闻发布会,公布典型案例,发挥行政裁判行为指引作用。自2021年以来,共听取了案件回访当事人对法院工作意见建议25条,落实了改进法院工作的11项措施。
责任编辑:广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