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加强“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等信息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法制日报社已连续举办了七届“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
作为装备展配套活动,法制日报社于2024年3月继续举办了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经验征集宣传活动,活动征集了“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创新经验。
在2024年7月10日至11日举办的成果展上,对入选的创新经验进行了集中展示,并已编辑整理成册——《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经验汇编》。
该汇编分为智慧治理篇、智慧法院篇、智慧检务篇、智慧警务篇、智慧司法篇五个篇章,为政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及时、准确、 实用的资讯信息与经验观点。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特开辟专栏,将部分创新经验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以下推出的是《智慧检务篇 | 创新经验之“社区矫正监管类监督应用”》
社区矫正监管类监督应用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检察院
一、案例简介
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并投入使用的社区矫正监管类监督应用,是通过从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数据中直接批量抓取出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化核查、越界、矫正期满未及时解矫、解矫未解除定位等重要监督线索信息,实现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应用普遍化、流程标准化、结果智能化。
2021年以来,通过利用该应用,共排查出监督线索上千条,进而开展口头和书面纠正违法近百次,监督采纳率为100%,有力提升了办案效率与质量,自应用启用以来成案36件。
2023年以来,通过利用该应用,共获取数据200多万条,排查出有效线索456条,成案10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0份,监督被采纳率达到100%。
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后台实时定位展示图
二、案例举措
2021年,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检察院积极与区社区矫正机构沟通,成功对接使用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辖区内所有社区矫正管理信息和数据的共享。此后,该院依托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逻辑与侦查思维,积极探索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数字检察监督新路径,打破常规化办案理念与思路,建立社区矫正监管类监督应用。通过后台登录,能够从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数据中直接批量抓取出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化核查、越界、矫正期满未及时解矫、解矫未解除定位等重要监督线索信息,实现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应用普遍化、流程标准化、结果智能化,有力提升办案效率与质量。
社区矫正监管类监督模型思维导图
一是有效增强案件办理自主性。社区矫正监督应用系统可直接登录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获取相关数据,无需和其他部门(单位)再沟通协调,数据来源简捷、直接、易获取,从构思到获取数据进行比对、碰撞、处理,再到抓取批量线索,只需要5分钟,4个监督点全部抓取线索仅需约15—20分钟,有效打破数据信息壁垒,不再依托外部数据就可直接对类案进行监督,解决了脱管、漏管类问题。
二是有效提高办案效率。社区矫正监督应用获取的数据从几千条到数百万条,都能在几分钟内批量抓取出有效线索,不需要进行人工二次筛查,实现了社区矫正监管类监督应用普遍化、流程标准化、结果智能化。自应用启用以来成案36件。2023年以来,共获取数据200多万条,查出有效线索456条,成案10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0份,采纳率100%。
三是有效增加监督点。社区矫正监督应用能够对4个违法点同时进行监督,较以往监督效率提高数倍,实现了多维度、高质量开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
四是有效实现可复制推广。该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常规化的办案模式,解决了社区矫正类案线索发现难、办案阻力大等难点痛点。与此同时,监督数据可由检察人员自主获取,无需提前沟通协调,达到了即推广、即使用、即出线索、即可办案的效果。
三、案例成果
社区矫正监管类监督应用的建成让违法线索查询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更高效,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格局。比如,在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数据中发现未按时解矫人员,检察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核实后发现确实存在未按期办理解矫手续的情况,受理后对相应社区矫正机构发出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极大提高监督质效。
文登区检察院与文登区大数据中心召开大数据赋能检察工作座谈会
2021年以来,共排查出未按规定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信息化核查检察案、越界未组织查找检察案、未按期办理解矫手续检察案以及对已解矫对象未解除定位管理检察案等4种类案线索上千条,经核查后,通过口头纠正和发出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方式纠正违法行为近百次,采纳率100%。
2023年以来,文登区检察院依托该应用模型,通过类案线索的查找、筛查、比对和核查,已办理4类监督案件10件,发出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10份,有效提高了案件办理质效,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2023年以来,该模型在全市检察机关范围内推广,得到市检察院业务上级的一致认可与好评,经验做法被威海市委政法委收录采用。
责任编辑:晓莉
暂无评论